网站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目录投稿指南广告合作征订与发行联系我们English
在线办公
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湖南省湘潭市成功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5/28 19:03:56

 

 

2018年恰逢《锻压技术》杂志创刊六十周年,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在主办单位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的支持下,在几代锻压人的关爱和帮助下,《锻压技术》杂志已成为我国机械行业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为纪念《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于2018 5 25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成功召开了“《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 本次会议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第十一届第四次理事会暨第二届塑性工程技术高层论坛”同期召开。《锻压技术》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锻压手册》编辑人员、塑性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纪念大会。

纪念大会由《锻压技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凯锋主持。首先,陆辛主编回顾了《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的发展历程。《锻压技术》杂志创刊于1958年,其前身是《压力加工与热处理》,后经1976年和1977年试刊后,1978年向全国正式发行了《锻压技术》杂志(季刊),1979年改为双月刊,1983年开展广告业务,2014年改为月刊。经过六十年的辛勤耕耘,目前《锻压技术》杂志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十余家知名数据库收录,刊物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期刊计量指标逐年提高。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2016年《锻压技术》杂志影响因子为0.863,居我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类”期刊第3位,核心总被引频次为1197,居我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类”期刊第8位。另外,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锻压技术》杂志还与时俱进地推出了“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服务,以期提高业界对刊物的关注度。

同时,陆辛主编还介绍了出版《锻压技术》杂志60周年纪念专刊事宜。为配合《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2018年第7期将出版纪念专刊。在专刊上将刊登高水平纪念文章、综合评述13篇,包括: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院士著《<锻压技术>杂志创刊六十周年特刊 序》、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仲仁教授著《扬帆再启航—祝贺<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著《新世纪中国塑性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展望》、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著《超大型环件轧制理论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李建军教授著《智能锻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赵升吨教授著《智能锻压设备及其实施途径的探讨》、山东大学赵国群教授著《铝合金型材分流模挤压过程焊合行为的研究进展》、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蒋浩民教授著《汽车车身用钢的发展趋势分析》、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教授著《薄壁构件淬火变形调控研究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凯锋教授著《板材自阻加热成形中的电流的热效应与极性效应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赵震教授著《精密锻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华南理工大学夏琴香教授著《镁合金热旋压成形技术研究现状》、西北工业大学李淼泉教授著《带阻尼台TC6合金叶片精密锻造》等。另外,《锻压技术》杂志还面向上级主管部门、重要检索机构、行业组织、工厂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期刊等征集了150余家“同贺单位”,并将刊登在纪念专刊显著位置。

之后,金红副主编宣布分别授予夏琴香教授、郭成教授、郎利辉教授2013-2017年度《锻压技术》杂志最佳编委、最佳审稿专家、最佳作者奖项,并诚挚感谢三位专家对《锻压技术》杂志做出的卓越贡献。

夏琴香老师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塑性成形及模具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零件成形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旋压成形设备研制与数控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CAE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夏琴香教授作为《锻压技术》杂志编委,积极履行编委的投稿职责,无私地将其最新科研成果投稿《锻压技术》杂志,自2013年至2017年,夏教授及其团队在《锻压技术》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3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7篇;同时,夏琴香教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履行编委的审稿职责,及时处理送审稿件,并为每篇稿件撰写详尽、准确、公正的审稿意见,5年间为《锻压技术》杂志审稿共计78篇。

郭成老师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过程控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冲压件质量控制与模具CAD/CAE/CAM/PDM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郭成教授在2013-2017年间为《锻压技术》杂志审稿共计273篇,他学风严谨、一丝不苟,坚持实事求是,依据《锻压技术》杂志的学术定位和特色审查稿件,及时地完成编辑部送审稿件的审阅工作,对送审的稿件能够作出准确、全面、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提出详尽的修改意见,为本刊把好稿件的学术质量关,郭成教授的辛勤工作为《锻压技术》杂志刊载论文内容的改进以及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郎利辉老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汽车、航空航天领域中,薄壁结构充液柔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纤维增强金属多层复合结构成形技术、粉末超高压超高温成形技术与装备、热介质成形技术与装备、成形知识系统等方面和教学与科研工作。郎利辉教授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在《锻压技术》杂志上,据统计2013-2017年郎教授及其团队在《锻压技术》杂志发表论文共计19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郎利辉教授及其团队发表的这些论文紧贴锻压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得到审稿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些高水平论文的刊登,对提高《锻压技术》杂志的学术质量与行业影响力意义重大。

随后,获奖代表夏琴香教授发表了获奖感言,向编委会对其工作的认可表达了感谢,她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去5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份鼓励。夏教授指出,《锻压技术》杂志自创刊以来,作为塑性成形领域的国内权威期刊,始终坚持以学术质量为导向,围绕业内研究前沿和热点及工程实际,刊登了大量的优秀文章,已成为国内塑性成形领域业内专家学者及学子们必读的期刊之一,也成为宣传国内行业优秀成果和了解行业内专业知识及前沿发展动态的重要学术平台和渠道。夏教授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和各位编委的努力下,《锻压技术》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必将成为塑性成形及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及学子们从事科研、生产及学习的最重要文献资源。

最后,陆辛主编宣布了《锻压技术》杂志新增三位编委名单,分别为刘玠院士、韩飞教授、丁明明教授,并为新增编委颁发聘书。

此次纪念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六十年一甲子——60年,《锻压技术》杂志与时代同行,紧跟锻压技术的发展前沿,刊载了大量反映我国锻压领域重要科研成果与工程应用的高水平论文60年,《锻压技术》杂志盎然常青,面对时代的洪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迎接挑战,影响力与时俱增。带着喜迎60华诞的喜悦,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锻压技术》杂志又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锻压技术》杂志编辑部

2018526

行业信息                              更多>>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八届五次… 关于开展第十五期“锻压企业质量工… 《锻压技术》杂志 ● 高性能轻量… 《民用航空锻件数字化生产车间集成… 2024年发布的9项锻压领域国家… 关于征求锻压领域3项国家标准和1… 第十四期“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 《锻压技术》杂志获得机械工业科学… 《锻压技术》成功入选《机械工程领… 关于开展第十四期“锻压企业质量工… 喜报|《锻压技术》期刊再次入编《…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 2024年发布的4项锻压领域国家…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 2023年发布的1项锻压领域国家…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 2023年发布的锻压领域1项团体… 2023年发布的锻压领域1项团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绿色… “第四届全国管材成形技术学术会议… 第十三期“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 关于开展第十三期“锻压企业质量工… 喜讯!热烈祝贺《锻压技术》杂志1… 新书推荐:《冲压件废次品的产生与… 关于征求锻压领域2项国家标准和3…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被国家标… 聚焦国防:首届钛材料及技术装备国… 3项锻压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获批发… 关于开展第十二期“锻压企业质量工… 2021年发布的5项锻压领域国家… 《微合金钢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等…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 第十一期“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 《锻压技术》杂志入选中国科学引文… 《锻压技术》再次入编2020版《… 关于开展“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 2020年4月16日发布的5项锻… 关于开展“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 新书推荐:“国际材料前沿丛书”系… 《锻压技术》杂志七篇论文荣获“2… 《锻压技术》成功入选《机械工程领… 全国管材成形技术论坛 会议通知(… 《变形铝合金精密锻造 工艺规范》… 2020年7月21日发布的3项锻… 第十期“锻压企业质量工程师”培训… 关于征求锻压领域2项机械行业标准… 关于举办“2021塑性加工行业智… “《锻压技术》杂志第八届编委会成…
微信号:duanyajishu
相关链接                              更多>>
《锻压技术》编辑部版权所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邮编:100083
电话:+86-010-82415085 传真:+86-010-62920652
E-mail: fst@263.net(稿件) dyjsjournal@163.com(广告)
京ICP备07007000号-9